
“近年来,广东结核病的发病逐年下降,治疗的成功率也很高。”今年3月24日是第28个“世界防治结核病日”,今年我国的主题是“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”。广州市胸科医院耐多药病区主任冯治宇告诉记者:“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,以肺结核为主,目前仍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。”
(资料图)
防治结核病义诊现场
去年全省新登记管理肺结核患者4万余例
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《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》估算,2021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1060万人,中国新发结核病患者数为78万,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估算结核病发病数排第三位,我国结核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,需要全社会联合起来消除结核危害。
广东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“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(2019-2022年)”,各级政府依法履行结核病防治职责,不断完善“政府领导、多部门合作、全社会共同参与”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机制,落实各项结核病防治措施。
据广东省结核病防治中心统计数据显示,2022年全省结核病报告发病率42.56/10万,较2021年下降8.7%,继续呈现稳步下降趋势;2022年全省新登记管理肺结核患者4万余例,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%以上,结核病防治取得明显成效,助力健康广东建设,为全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以及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
防治结核病义诊
耐多药后,结核病治疗效果差
虽然结核病的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%以上,但是在临床上,专家们也遇到了难题。现在国家规范把结核病分为敏感结核和耐药结核,敏感结核目前仍然是异烟肼、利福平、吡嗪酰胺、乙胺丁醇(黄金四联)最有效的治疗药物,只要规范治疗,90%以上的敏感结核都能治愈。但是,如果是耐药结核,特别是利福平耐药,目前全球的治疗成功率只有60%,而且治疗时间长、药物多、费用高、不良反应多,被誉为“会飞的癌”。广州市胸科医院耐多药病区主任冯治宇说。
此时,如果胸部X光片上发现肺部结核病灶不缩小,反而有增多的趋势;且痰结核菌涂片或培养检查一直阳性,这时应考虑是否有耐多药肺结核的存在,可以做痰液分子生物学或微生物学药敏检查进一步确诊。
之所以会出现耐多药结核病,专家分析原因有两个。“其一,耐多药的结核病患者咳嗽、打喷嚏时,肺部或咽喉部的结核菌会通过飞沫进入空气,周围的人可能会吸入这些结核菌而感染上耐多药的结核菌。其二,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,从而对某种抗结核药物产生天然耐药,此时若出现抗结核治疗方案不合理、患者治疗不规律、依从性差或治疗过程中自行中断治疗等因素,使得天然耐药的菌株成为优势菌群,则将导致敏感结核病演变为耐药结核病,这被称为获得性耐药。”
防治结核病义诊
耐多药结核病切勿自行停药
一旦确诊为耐多药结核病,治疗起来就比较棘手。冯治宇指出,此时在强化期选择至少4种有效的抗结核药品组成方案,巩固期至少3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组成方案。治疗时间也往往需要治疗一年半左右。
“由于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时间长,副作用发生率高。患者容易因疗程长、副作用大或药物紧缺、治疗费用高而中断治疗,导致耐药种类增加或治疗失败。”冯治宇强调,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按时服药、规律复诊、发现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,配合医生指导具有重要意义。切忌自行停药、减药。如果规范全程治疗,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,还可避免传染他人。
专家提醒,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,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。如果咳嗽、咳痰2周以上,提示可能得了肺结核,要及时就诊。同时,冯治宇还指出:“我们不随地吐痰,咳嗽、打喷嚏时掩口鼻,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。”
来源 | 羊城晚报、金羊网、羊城派
文字 |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周瑜婷 景世来
图片 | 受访者提供
编辑 | 润祺
校对 | 谢志忠
审核| 岑杰昌
签发 |区健妍
标签: